抢抓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
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院长 颉潭成
(2023年2月19日,根据录音整理)
在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汇聚一堂,隆重召开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明确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把握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共谋学院发展的美好蓝图,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刚才,杨书记在讲话中对学院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努力方向和重点任务。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领会今天的会议精神,根据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以《抢抓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 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加快学院事业发展的信心
过去一年,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院上下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锚定独立本科设置和“双高”建设两大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学院内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再上台阶。在艾瑞深《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Ⅰ类(工学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院校)位列第38名,获评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在2022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学院位列全国第196位,全省第12位;在武书连2022中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院位列全国第218位、全省第14位。荣获2022年度“黄河教育奖”中“社会认可的河南高等教育品牌院校”和“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院校”两项荣誉。全院上下戮力同心、锐意进取,形成了齐心建“双高”、一心谋发展、共同绘华章的良好氛围。
(一)本科分立与“双高”建设有序推进
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科分立工作,成立了三门峡工程学院(筹)暨职教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本科分立工作;省、市领导多次到应用工程学院视察调研,对应用工程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办学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应用工程学院分立工作进行深入交流。2022年3月,顺利通过河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三门峡工程学院(筹)的视频考察评审,成绩得到专家组高度认可,在省内同类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学院紧紧围绕“双高”建设阶段性目标要求,高标准完成了建设目标和任务,顺利通过了中期验收,阶段性任务目标值2131,累计实现值3597,超额完成任务,为下一步创建国家“双高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注重思想政治引领。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学校的课程思政中心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中心。55名中层及以上领导带头深入院部、班级、宿舍等680余次,上专题思政课150余课时,推动党的理论在全校师生全覆盖。“三教改革”稳步推进。2022年,我院共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省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6个,9本教材获批2022年河南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河南省规划教材。刘小强老师主持的《ASP.NET程序合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学院与市政府共同举办了乡村振兴学院,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轴承产业学院,与17家企业深度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三门峡市高新区管委会、陕州区政府签订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带队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走访企业130余家,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学生竞赛再创佳绩。荣获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全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3项;入选首届河南省大学生“创新之星”1人。招生就业进出两旺。2022年本科录取3738人,其中专升本1238人,普通本科2500人,高职录取7000人,录取报到人数创历年新高。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在各省、市、自治区高职录取最低分大幅提高,文史类、理工类录取最低分均提升40分以上。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6%、95%以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达到50%以上。
(三)学生管理扎实有效
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方式,高度重视学生诉求,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持续提高育人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文明养成教育”“宿舍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2022年暑期,学院第三批引进高层次人才3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32名,现已全部到岗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晋升职称层次,目前我院共有高级职称226人,博士29人。认真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全年共组织周三大讲堂32期,参加青年导师制培养174人,参加暑期各级各类培训及企业实践锻炼164人。教学大赛成绩显著。在2022年河南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省级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二名;在2022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五)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并重。2022年共获得各项科研成果710项,新增科研项目319项,立项建设河南省科技发展规划2项、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李涛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实现了我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三门峡中试基地落户我院,获批市厅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与本地企业共建研发中心4个,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三门峡市政研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培训蓬勃开展。学院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22年培训总人数为49000余人次。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承办三门峡市“三农”政策培训班,为我市各县(市、区)及乡镇培训农业干部130人,积极参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训各类人员10093人次,完成全市年度建设目标工作任务的118.74%。
(六)后勤保障稳步提高
加强财务管理。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做好资金运行保障工作。推行重点项目和大宗物品购置招标制度,实现了学校利益最大化。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灵凤湖校区北区8栋建筑交付投入使用,体育训练馆已基本完工,图书科技大楼、大学生活动中心建成交付,已做好开馆准备;对天鹅湖校区部分建筑进行了改造提升和修缮,营造了舒适温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扎实有效做好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值班制度,健全学院安全防范责任体系,完善新校区消防设施和监控体系,及时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打造平安校园。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领导干部带头驻校、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全体教职工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扎实落实“四级分包”组织体系和“四级网络长”的管控网络体系,最大限度防止疫情在校园传播,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老师们、同志们,以上这些成绩得益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学院党委的科学谋划和果断决策,更得益于全体教职工的无私奉献与理解宽容,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更鼓励我们奋勇向前。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我们正处在高职教育发展黄金时期,如何解决好职业教育在社会层面“认可度”不高、职业教育同产业发展“契合度”较低、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匹配度”较低,职业教育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不高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全院上下认真总结经验,明确目标任务,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聚焦关键,突出重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乘势而上开新局,勇毅前行谱新篇。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独立本科设置的申报和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验收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学校工作总的要求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独立本科设置和国家“双高”建设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全力推动学校发展进位争先,为河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蹚出新路子、树立新标杆,为三门峡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重点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三十项工作: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扎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进课堂、上讲台,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发挥网络思政育人作用,建好用好思政类育人平台,推进网络思政矩阵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配足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组建优秀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团队,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实效性。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推动美育教育,打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项目、活动“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探索书院制建设,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以“青马工程”为引领,创新活动载体,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争创省级国防教育模范高校。
2.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遴选培育思政课教学名师、名师骨干团队。积极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控制和规范性管理。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动互联互通,实现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深入挖掘拓展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3.开展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论证。以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产定向、动态优化”的专业发展思路,结合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教育供给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按照“一院一群一产一品”的原则,加强“一体多翼”专业群建设格局,明确核心专业、群内专业以及各专业间的逻辑关系,力争打造2个省域高水平专业群,10个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根据“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按照压缩现有专业数量15%的要求,明确每年专业调整任务清单,确保“十四五”末学院专业数量控制在60个以内。
4.全面重塑课程体系。全力推动课程革命,积极推进“三教”改革,“赋能”教师、“升级”教材、“激活”教法。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生手、熟手、能手3个阶段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入门、专项、综合3个进阶,以专业群为单元,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专业特点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重塑“四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实践教育环节平台)课程体系,科学设置课程,更新课程内容。打造“专业课程双示范”亮点工程,强力推进示范性课程建设。
5.推动特色化分类精准培养。按照“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对接岗位工作过程”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按照“重素质、夯基础、勤实践、强技能、爱劳动”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和精准施教。从学生入校开始进行测评,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针对学生专业和拟就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指导学生个性化精准学习,为学生推荐适合其成长成才的“专业+X”发展方向,构建弹性化、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的品质优良、技术精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6.推动“岗证赛课”融通融合。主动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将职业等级证书所体现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竞赛体系,实现书证融通、课证融通。统筹校内外、课堂内外资源,以“师生技能共提升”为中心,以让“学生人人持证、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全体师生参加的校赛为依托,优选高水平师生集中参训、备赛,积极组织参加省赛、国赛等各级各类赛事,切实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促融、以赛促改”。
7.创新数字化教育模式。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教室智慧化改造全覆盖。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基础,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应用和开放共享,力争打造1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实现新突破。建设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集人才培养、技能鉴定、生产实训、技能大赛、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8.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聚焦服务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未来新兴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行业共性技术和转型发展需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学院、轴承产业学院、天鹅文旅产业学院、仰韶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特色学院的建设工作,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省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1+1+ N”证书制度(第一个“1”指毕业证书,第二个“1”指职业资格(技能)证书,“N”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或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选)、普通话等级证书或驾驶证等其他证书),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教学实践中,大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人才培养与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层诊断评价机制,推动人才供给与岗位能力需求精准匹配。
9.加速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完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专业化水平。依托创新创业学院和黄河流域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以省级众创空间为载体,积极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力争在国家级竞赛中取得更大突破。
10.着力做强招生就业工作。落实“招生部门统筹协调、招生组各负其责、教职工积极参与”的招生工作机制,拓展优质生源基地,调整优化各类生源结构,确保完成今年本科800人、专科7200人、五年制500人的招生计划。继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持续加强与省内外行业领先、区域知名企业合作,千方百计拓展多元化就业渠道,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引导毕业生将个人价值理想融入党和国家需要,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计划”等政策性就业工作。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针对学生专业和拟就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指导学生个性化精准学习,一生多岗双向推送,指导学生精准就业。鼓励毕业生为地方建设服务,助力三门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推动学管工作提质增效
11.大力实施“563”育人工程。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学籍管理服务、学生资助服务、公寓宿舍服务、日常管理服务和应征入伍服务等五项服务。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文明养成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体育锻炼教育、抓实抓细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六项教育。持续加强六项教育课实践环节管理,在目标设置上坚持“观念与能力”共进,在开展方式上坚持“课内与课外”同行,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质与量”并重,在评价方式上坚持“知与行”合一,切实推进教育出实效,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劳动态度、工匠精神,不断优化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学工队伍、学生干部和学生服务人员三支队伍建设。
(四)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12. 实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发掘师德典型,进行选树宣传,讲好师德故事,展现新时代学校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新形象,传递强大正能量。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注重师德考评结果运用,作为教师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13. 精准引育高层次人才。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对接利用好“崤函英才计划”、《三门峡市人才引进“1+8”政策》和《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暂行办法》等,运用“揭榜挂帅”、以才引才等方式引聚博士、教授、大国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做好2023年的人才引进和公开招聘工作,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晋升职称层次,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博士化率,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完善引进、培育、激励、考核、评价及人事管理等系列文件,构建新的人才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14. 健全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实施“教学名师培育工程”,持续开展周三大讲堂、青年导师制、暑期培训、顶岗锻炼等活动,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训方式,精准培养方向,让广大教师走下讲台、走进企业,走出教室、走入实训室,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力争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教学团队建设工程”,以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力争在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上实现零的突破。
(五)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持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5.提升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修订完善学院科研创新规章制度,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平台—项目”四级培育,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加快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继续优化科研平台的布局,指导平台凝练方向、培育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社会服务。整合现有科研平台资源,重点做好省、市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和建设。拓宽申报渠道,力争实现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和其他国家级项目新的突破,提升项目和奖项贡献水平。推进科研平台与行业深度融合,与规上工业企业共建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发中心,力争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
16.打造继续教育特色品牌。落实《河南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做好专业备案、教学评估和校外教学点备案年检等工作。按照“管办分离”原则,落实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发挥职业院校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完成省、市下达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各项培训和取证工作。
(六)健全内部治理体系,扎实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17.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做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重点工作落细落实。要及时启动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全面掌握规划执行情况,完善各院部、各部门工作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适用性。系统梳理学校整体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
18.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发挥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引领作用,落实《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持续开展校内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监督规章制度的执行,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深入开展以宪法学习宣传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校师生的法治观念。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做到重大改革、重要决策于法有据、有章可循。
19.推进内控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财务管理与监督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效能。进一步规范学校合同(协议)管理,预防合同风险和减少涉校纠纷,切实维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职能部门、学院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督查和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完善招标采购制度,建设招标采购信息平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开展采购项目的专项审计,强化对重要经济活动的审计服务。
(七)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20.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团中央“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滋养学生。用好青年师生宣讲队伍,深入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加强砥柱学院基础建设。做好“五四”表彰,“校园之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和个人”“大学生自强之星”“最美大学生”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代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21.努力繁荣发展校园文化事业。创新打造“书香校园”、青年之声、社团“嘉年华”等校园文化品牌,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实践,全方位培育青年素质素养。结合本地文旅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老子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归属感。加快对外传播阵地建设,广泛宣扬“厚德臻善,知能兼隆”的校训和“敬业创新,培育英才”的校风,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积极构建“社团打基础、院级出特色、校级出精品”三级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需要。
22.大力提升文明建设层次水平。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组织参与全省“两创两争”推选活动、“三门峡好人”推选活动,引导师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围绕培育时代新人,推进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弘扬红色精神、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坚持品牌化引领、项目化运作、常态化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四个100”、省“四个优秀”和市“四个一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做好高校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各项工作,推进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建设,助力三门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八)聚焦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23.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省、市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主动开展与大型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服务创新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两个确保”贡献力量。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全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24.深化高水平对外合作办学。持续推进学校与泰国国立宣素那他皇家大学黄河学院共建工作、加快学校中泰语言文化中心合作项目落地。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建设,做好中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迎评工作。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加强学生对外交流,招收国外留学生,不断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
(九)激发内生动力,优化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25. 优化财务及资产管理。着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积极争取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强化预算管理与控制,科学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发展服务。实施财务、资产、招标等“流程再造”,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实现业务全面融合、管理规范高效的改革目标,全面提高财务治理水平。扎实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升资产管理效能。持续完善各类项目招投标竞价和询价制度,争取学院利益最大化。
26. 做好信息化和图书情报工作。以成功入选河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为契机,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整合教务、学工、科研、人事、财务等核心业务,建成“一网通办”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一卡通”,推进移动OA办公系统,管理服务逐步实现资源数字化、流程云端化和应用智慧化。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完善馆藏文献结构,更新在线数据库,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办刊水平,力争办刊质量居省内同类高校期刊前列,扩大学术与社会影响。
27. 推进后勤服务提质升级。加快后勤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职能部门监督、管办服务并存、质量效能双优”的后勤保障体系。强化食堂标准化建设,加大餐厅社会化改革,积极参与全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宿舍和标准化学生食堂“双创建”活动,推动学生宿舍、食堂条件改善。统筹规划天鹅湖校区改造提升和灵凤湖校区功能完善,统一调配办公用房,改善办公条件,增加新校区通勤车班次密度,开工建设智能工厂实训基地,做好双创空间科技园和智慧医养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28. 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建立一校三区智能安防平台、消防平台,做好消防、校舍、食品、危险化学品、反恐等安全管理工作,紧盯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和三保人员重点人群,坚决排除风险隐患。优化安全风险和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处置等流程机制,进一步管好用好“接诉即办”平台,畅通师生诉求渠道,依法依规及时解决全体师生合理合法诉求,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切实做好日常值班和重大时间节点的值班值守工作。
29. 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加强师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指导,保健康、防重症,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高标准认真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驿站建设管理指引(试行)》要求,明确健康驿站管理体制、制定管理措施,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工作,强化医疗物资和救治力量保障,加强学校防疫能力建设。
30. 激发工会活力效能。坚持把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达成共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学院稳定发展的职能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好教职工健康体检,不断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确保广大教职工享受到学院改革发展的红利。
各位老师、同志们,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工作谋划只是基础,抓好落实才是关键。结合杨书记的部署,我再补充几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站在蓄势待发的关键节点上,惟不忘初心者进,惟从容自信者胜,惟改革创新者强!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就在脚下,关键是真干苦干实干。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学院建设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因此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树立迎难而上的决心和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坚决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我们要勤学苦练强本领,紧跟学院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练就过硬本领,做到“不让工作在手中耽搁、不让标准在手中降低、不让荣誉在手中流失”。我们要不断提高落实能力,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分秒必争,一抓到底,保持韧劲,久久为功,用“辛苦指数”赢得全体师生员工“幸福指数”。
会后,党政办公室根据会议内容梳理工作要点,各院部、各部门要主动认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完成时限,努力制定施工图,把蓝图变成路线图,制定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学院将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时代赋予我们责任,事业提供我们平台,追赶超越正当时,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奋发有为的士气、承责担当的勇气、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胆气,共同谱写学院事业发展新篇章,交出让党满意的答卷,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